92草莓产区_精品伊园甸2024直达入口_满18请点此3秒后跳转榴莲

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信息 > 健康提示

立秋防燥(上篇)

来源:甘肃疾控       发布时间:2020-08-20?       打印文章       字体:[        ]
在四季气候中,中医将“燥”列为秋季主气,认为“燥”是秋季最易伤人致病的邪气。燥邪为病又有温燥、凉燥之分:初秋有夏热之余气,燥与温热结合而侵犯人体,则多见温热病证;深秋又有近冬之寒气,燥与寒邪结合侵犯人体,故有时也有凉燥病证。





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燥邪为干涩之病邪,故外感燥邪易耗伤人体的津液,造成阴津亏虚的病变,可见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瘙痒,甚则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症。其中,皮肤瘙痒症状较常见,没有常规且有效的治疗药物,严重者甚至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2.燥易伤肺

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肺主气而司呼吸,与外界大气相通,肺又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故易伤损肺津,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从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咳,或痰中带血,以及喘息胸痛等症。

因此,立秋后,预防秋燥的形成和由燥伤肺卫所引起的感冒和皮肤干燥瘙痒至关重要。


预防秋燥



秋燥症主要靠预防,应从精神调养、饮食调整、加强锻炼等多方面去协调。



1.秋季要注意补水。秋季宜多喝水、粥、豆浆,多吃萝卜、莲藕、荸荠、梨、蜂蜜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特别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清燥等功能,很适宜有内热,出现肺热咳嗽、咽干喉痛、大便干结的人食用。

2.秋季要尽量少食或不食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燥热辛辣之品,少吃油炸、肥腻食物,以防加重秋燥症状。从中医五行生克来讲,肺属金,肝属木,金旺能克木,使肝木受损。因此应适当吃点酸味食物,因为“酸入肝”,可以强盛肝木,防止肺气太过对肝造成损伤。酸味食物可以收敛肝气,有保肝护肝的作用,但也不可过量。

3.预防秋燥症,要注意调摄精神,避免精血渐耗。力争做到安然恬静,虚怀若谷、无过多奢望,无过多思虑,尤其不要动怒,以保养阴精。

4.运动要平缓,在保证充足的睡眠后,增强身体素质也是预防秋燥的好方法,特别是可以保证机体顺利地从夏热过度到秋凉以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与抗寒能力。可以做一些轻松平缓、活动量小的运动。这样既不会因出汗多损耗元气,又可以舒展筋骨,提高身体素质。锻炼还能增强体质,增进机体的耐寒抗病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增加大脑皮层的灵活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旺盛的精力。像慢跑、做操、打太极拳、散步、登山、打乒乓球、羽毛球等都是适合秋季的运动,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



预防秋季感冒





1.平时多饮水

秋高气爽,体内的水分容易流失。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喝水,保证身体的水分充足,不要让身体脱水,特别是感冒之后一定要多饮水,多喝水能有利于身体排毒,预防感冒。一次喝一杯左右的量,不要超过300毫升,间隔一段时间后再喝,不要连着喝,这样对肾的负担太大。一天的饮水量要在2000毫升左右。

2.空气流通

早晨起床后,及时打开窗户,呼吸室外新鲜空气,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最好在早中晚各开窗通风三次,每次15分钟为宜,既保持了室内空气清新,又抑制了细菌的滋生。秋冬季节干燥的空气会让呼吸道感到不适,在床边或沙发边放置加湿器,可以让你呼吸更顺畅。使用前,最好彻底清洗一下,以免病毒通过其散播。

3.用盐水漱口

每日早晚、餐后用淡盐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治疗口腔疾病,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卫生习惯。在流感流行的时候此方法有预防作

4.按摩鼻子

约有50%的感冒是由鼻病毒引起,由于鼻咽部是最初感染的部位,因此,鼻部按摩能有效预防感冒。先用食指和拇指按揉鼻翼两侧的迎香穴约20~30次,然后用摩擦发热的手掌,轻轻按摩鼻尖和鼻翼。另外,每天坚持用冷水洗鼻子,不仅可以清除污垢和病菌,还能增强鼻孔及整个上呼吸道对寒冷的适应性。

5.饮食少食辛咸

保证三餐按时定量,饮食清淡、吃各种各样的食物,勿偏食或挑食;避免大鱼大肉或暴饮暴食;禁止酗酒。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地多食一些可增强免疫功能的各种深色蔬菜水果、菇类、藻类食物如冬苋菜、小白菜、西兰花、芦笋、西红柿、葡萄、柑橘、猕猴桃、红枣、香菇、银耳、海带、紫菜等。

6.保证8小时睡眠

如果每天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患感冒的机会将升高三倍。耶鲁大学的专家们发现,睡眠紊乱或缺少睡眠都会影响免疫系统活动。并应早睡早起可降低血栓形成的机率,进而预防心血管疾病。

另外秋天夜间温度比夏日低很多,有些人入睡前依然和夏天一样开着门窗或者猛吹空调电扇,往往在半夜手脚冰凉被冻醒,第二天感到不适。所以需要注意保暖,尽早更换薄厚适度的春秋被,睡觉前也尽量不使用空调电扇,适时关启门窗避免风邪入侵,保证睡眠质量。

下期我们来聊一聊如何预防秋季皮肤瘙痒,以及秋季如何养生。

字体:[        ]

相关信息

指南
微信
微博
指南
海盐县| 牡丹江市| 大余县| 闽清县| 石景山区| 修文县| 石楼县| 新闻| 麻江县| 阜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