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草莓产区_精品伊园甸2024直达入口_满18请点此3秒后跳转榴莲

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信息 > 健康提示

中药代茶饮

来源:甘肃疾控       发布时间:2019-11-18?       打印文章       字体:[        ]




中药代茶饮,指用中草药与茶叶配用,或以中草药(单味或复方)代茶冲泡、煎煮,然后像茶一样饮用。中药代茶饮为我国的传统剂型,是在中医理、法、方、药理论原则指导下,依据辩证或辩证与辩病相结合,为防治疾病、病后调理或仅为养生保健而组方选药与茶叶(或不含茶叶)合制而成的剂型,始于唐,盛于宋,成熟于清代,广泛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科,是治疗疾病、调理体质的一种常用方法。


代茶饮具有组方简单(通常由一味药或几味药组成)、制作方便,一般直接开水冲泡即可,少数需煮几分钟、疗效明显、药效充分、药理明白(尤其是芳香类药物),更适合快速冲泡饮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保健意识越来越强,中药饮片代茶饮十分盛行。虽然代茶饮有上述那么多的优点,但是如果使用不当或者不能辨证施治,不但无益,也会带来许多副作用。那么,在使用代茶饮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健康小知识


选择合适的中药

      由于中药品种多,来源广,加上质地、口味等不同,有些中药可以泡茶,有些则不能。通常可用于泡茶的中药有人参、西洋参、灵芝、杜仲、龙眼肉、枸杞子、陈皮、番泻叶、大黄、草决明、莲子心、生姜、胖大海、薄荷、乌梅、山楂、紫苏、罗汉果、青果(橄榄)、茵陈、金钱草、鲜佩兰、鲜藿香、西瓜皮、白茅根、桃花、金银花、槐花等,以体轻质松味甘淡的叶、花、果、籽及鲜品类药居多,而有些质硬、味苦、有毒、有刺激性之类的中药,如龟板、黄连、附子、辛夷等就不能泡茶用。泡茶原则上要选择经规范炮制后的饮片,有些甚至要切细片,果实类中药如罗汉果、青果等要打碎泡茶。 


注意辨证施治

中药泡茶要根据中药的性能,结合自身体质、病证、气候、时令等辨证使用,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绝不可信手掂来。如胖大海性寒,可清肺热,利咽喉,清肠通便,对风热邪毒所致的咽痛、音哑、便秘有效,而对声带闭合不全或烟酒过度所引起的咽痛嘶哑则无效;又如金银花是知名的清热解毒药,对夏季伤暑上火者比较适合,但对脾胃虚寒的人就不能用,滥用则会引起腹泻;再如,补气养阴生津的西洋参适用于阴虚有热兼气虚的人,不适用于中阳衰微,胃有寒湿者。为此,选药泡茶前,应听从医生指导。代茶饮中药药味少,药力弱,对重症效果差,故应选择其他治疗方法。


掌握正确用法

中药泡茶要把握药味、用量及服法,一般而言,泡茶选单味中药最好,因治疗或病情等的需要,可以配方使用,但选药最多4~5味,药味太多则失去泡茶意义。泡茶中药的用量因药和用途而异,一般而言,鲜品药用量宜大,干品宜小;养生保健时用量宜小,治病疗疾时量宜大。代茶饮的中药饮片沸水冲泡前应迅速过一下水以去杂质、除尘。茶具应选择带盖大口杯(最好是大口保温杯),沸水泡药10~30分钟即可代茶饮,每日一剂多次泡服至无味为止。中药饮片过大或坚硬的需要捣碎,以便药物的成分溶出,如天花粉、青果、罗汉果、川贝母等。如果饮片多呈碎末状,最好装入无纺布小袋,制成袋泡茶的形式,以方便患者服用。如一些花类中药饮片由于质地松脆,通常呈破碎状态,还有一些果实种子类中药(如酸枣仁、草决明等)为了易于煎出有效成分,应事先打碎。特别是当吞咽困难的中风后遗症患者服用代茶饮中药时更应采用袋泡的方式,以避免呛咳。


及时调整用量,中病即止

是药三分毒,代茶饮中药也不例外。如药性平和的枸杞,过量泡服用会造成上火,出现眼眵增多等症状。另外,枸杞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在泡茶喝前,最好咨询医生,如血糖控制较好,则可适当应用。再如胖大海性寒,就算是咽炎患者,喝胖大海茶一两周即可,服用过多会损伤阳气,影响消化功能。
有不少人在觉得自己上火了的时候,就会泡点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作用的菊花茶喝上一阵子,但不少人饮用菊花茶后,会出现胃部不适、胃纳欠佳、肠鸣等消化道反应。因为菊花性微寒,所以脾胃虚寒、容易腹泻者以及孕妇不宜长期大量饮用。另外,由于决明子含有蒽醌类衍生物,长期大量服用易引起结肠黑变病。因此,最好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泡茶喝,一般每天最多10克,避免长期服用。


合理贮藏,关注饮片质量

一般饮片应贮存在阴凉干燥处(室温10~25℃,相对湿度45%~75%),易变质吸潮发霉的花类和果实种子类饮片应保存在20℃以下,并注意室内清洁和通风。多数家庭的贮存条件不可能长期稳定的达到以上标准,因此不要一次开具过多的代茶饮中药饮片放置家中。尤其是现在为了便于患者服用,代茶饮的中药饮片多由分装剂量准确的小包装组成。而小包装饮片的包装透气性差,易造成质量问题。同时,由于隔着外包装,不易发现虫蛀、变色、走油、霉变等问题。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饮片质量,发现变质问题不要服用,及时调换。

  综上所述,在日常的使用中,既要懂得如何辨证施茶,又要知道代茶饮中药的正确制备和贮存方法,同时还应根据使用者具体情况和体质及时调整用量,中病即止。这样才能使代茶饮这一古老而又传统的养生保健法更好的发挥优势。





注:部分内容来源于中国中医药报

字体:[        ]

相关信息

指南
微信
微博
指南
微山县| 永修县| 洪雅县| 宁德市| 礼泉县| 桦川县| 都匀市| 弋阳县| 民勤县| 桐乡市|